【老師專欄】香港基督教史研究的「邊緣性」 / 邢福增
基督教(新教)在香港地區的傳播,迄今已有一百六十年的歷史。不過,關於香港教會史的研究,卻一直仍未受到學者應有的重視,我們可從三方面解釋有關原因:
第一,長久以來,香港史是本地歷史研究領域中的「邊緣學科」,一九八○年代以前,香港史作為一門獨立學科,沒有受到政府或民間的鼓勵。除少數外國學者作較嚴謹的研究外,本地華人大多只從歷史地理,掌故,史話等通俗形式來發表著作。在這種研究環境下,香港教會史更是邊緣中的邊緣。劉粵聲編撰的《香港基督教會史》,於一九四一年由香港基督教聯會出版,可惜後繼無人,此後便再沒有類似的著作。隨著香港敎會在五十年代以後的急劇發展,《香港基督教會史》便難以管窺本地教會的全貌。
九七回歸前後,以本土研究為主題的著作愈益普及,香港史研究亦逐漸擺脫邊緣化的角色。其中香港教會史亦開始受學者的重視。其實,治香港史者不能否認的是,儘管基督徒佔本地人口的比例甚低,但是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在承擔社會服務及教育方面,卻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重構香港的過去時,若忽略了有關基督教的部分,所整理出來的歷史肯定有所缺漏。
第二,史料散佚。香港教會是十九世紀海外宣教運動的產物,早期在港教會悉由差會建立隸屬於華南傳教工作的範圍。一九四九年後,更多差會來港發展。至一九七○年代以後,大部分教會才完成「本地化」,實現自立自養。是故各差會的檔案資料中,保留了不少傳教士在香港地區的工作記錄,彌足珍貴。不過,各差會總部分散於歐美各地,除少數複製成微縮膠片外,主要藏於差會總部的檔案室內。要了解各差會在港的工作詳情,便得充分利用有關的檔案資料。
此外,我們亦須從個別宗派入手,就其出版的年報或會刊,重整歷史發展。百多年來,香港地區一直社會穩定,除日治時期外,基本上免受戰火摧殘,對保存教會文獻方面,應有莫大裨益。可惜,由於香港地方寸金尺土,復加缺乏保存文獻的意識,許多文獻因著「發展」關係而被銷毀。這對推動本地教會史研究,無疑是一大阻力。
第三,華人教會缺乏歷史意識。一直以來,西方傳教士對教會文獻的重視程度,均優勝於華人牧者。華人教會向來缺乏歷史意識,所重視者為開創歷史功績,對於保留歷史文獻及整理歷史的興趣不大。所以,當香港教會「本地化」後,我們反而更難找到相關的資料,這未嘗不是對華人教會的一大諷刺。為了推動香港教會研究,建道神學院「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近年正式成立「香港教會歷史文獻室」,致力收藏各宗派,堂會及機構出版的紀念特刊及年報。我們亦開展了口述歷史計劃,藉以保留本地教會史資源。同時,我們在課程中增設「香港教會史」一課,鼓勵同學嘗試參與整理歷史的工作。再者,我們又開闢了「香港教會研究系列」,兩年來已出版了《福音與麵包——基督教在五十年代的調景嶺》及《願祢的國降臨 ——戰後香港「基督教新村」的個案研究》兩書。此外,尚有數項本地教會史研究正在進行。
對於這個剛起步的研究領域,我們還有許多資料急於發掘(搶救),許多人物有待訪談,許多基礎而重要的研究有待開展,更多未為人關注的課題可供探索。對於擁有近一百六十年歷史的香港基督教會而言,我們其實仍處於「沒有歷史的歷史」階段。
原載於《建道通訊》128期,2002年7月,頁6。
Latest Articles
「牧範」與「硬淨」! / 梁國強
2024 年 11 月 1 日
【代院長的話】神學教育的生命迴響 / 高銘謙
2024 年 10 月 1 日
【屬靈導引】屬靈導引—一門失落的藝術 / 董智敏
2024 年 10 月 1 日
Highlights
從梧州到長洲:建道神學院125年的挑戰與恩典 / 陳智衡
2023 年 10 月 1 日
微小教會的見證/高銘謙
2023 年 6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