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專欄】時代與使命 / 曾立華
「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份,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以斯帖記四14
以斯帖記的歷史事件發生於主前第五世紀波斯國亞哈隨魯王(大利烏王的繼承人)時代,那時以色列民已回歸故國數十年了,波斯大臣哈曼因與猶大人末底改結怨,逐起消滅猶大民族之心。在這危急關頭,神藉皇后以斯帖施行拯救。末底改往宮中舉哀求見,雖不得直接見皇后,卻托人轉告以斯帖,指出她為后乃是神的安排,好在這生死存亡關頭拯救猶大人得免於難。若以斯帖失責,不趁現今時機行事的話,神就會用其他方法去救猶大人,卻要懲罰以斯帖及其父家。照樣,我們今天香港特區的教會信徒,生活在這世代和與中國一般同胞不同的時機和處境都可算是神所賜予的一種特殊權利,這不但沒有選擇的餘地,相反,我們有責任運用我們從神所領受時間,特別身份,才能恩賜和權利來為這時代擺上我們當盡的本份;所以,即使我們所有的每一刻鐘,也都該用在這本份上,因為在神整個旨意;中我們佔有特別的地位,沒有人可以代替你和我,我們唯有完全順服祂,在祂的旨意中盡上本份!
這就是我們帶著使命的時代,你我在這時代中能找到甚麼當扮演的角色?這亦是像以斯帖皇后當日面對同胞,決定他們命運的時刻,我們將做甚麼和用甚麼行動來回應這個充滿危機和需要的時代?
在這時代裡,我們看到世局風雲幻變,民主運動的巨浪席捲大小極權政體,然而對人權的莫視和討論卻仍然紛歧。過去的集團已解體或重組,第三世界各國領袖亦已崛起與西方領袖抗衡,結束了東西方長期冷戰。然而,世界這個政治新格局卻隱伏了種種危機。例如:種族充滿糾紛,暴力主義擴張,宗教狂熱,經濟衰退及分配不均引致貧富懸殊,股市暴跌帶來紊亂,能源短缺,環境生態不斷受污染破壞,色情狂潮湧溢以及道德倫理觀念瀕臨瓦解,醫療科技亦帶來大堆待解決的倫理問題,毒品與黑色勢力的滲透,衣飾走入尖端怪異樣式,電腦軟件充斥社會與家庭,再加上大眾傳媒嘩眾取寵的渲染,頓使這個世界和社會走進一個又恐慌又沒有目標的分化道路上,人的價值受貶抑,家庭人際受衝擊,人性化減弱,人的身份也陷入無依的境地裡,引致「認同的危機」,結果人便陷入「孤寂」「隔離」缺乏安全感之困境中,一種「身份完全的失落」,人的情緒受波動,受社會大趨勢牽制,某種趨勢不妙時,就很容易引起社群性恐慌的現象。於是人走入情緒感覺去尋索意義,追求所謂「百分百感覺」,這正是「後現代」的世情寫照。這就是我們現今生存的時代,信徒如何適應自處?又如何回應?教會又當扮演甚麼的角色?
再者,在這命運攸關的時代裡,我們看到許多破碎不和的婚姻與家庭,更可惜的是,我們這時代無論是教會或社會上,不少負責領導的人,他們的婚姻和家庭都是有問題的,婚姻面臨破裂,家庭充滿怨恨,欠缺溫情。而且還有社團政黨的興起和鬥爭,而教會,宗派又彼此批評,不合作往來;教會內部充滿意氣之爭;教牧與長執領袖不能表現和衷,以禮貌敬重去合力處理神家的事務;團契也有四分五裂的現象!
因而,這就是我們要關心這時代的社會、教會、家庭種種複雜難題的理由了!而這一切又是有需要我們自己來決定的,我們豈能無動於衷地只享受個人與神靈交親密的生活,面對現今充滿需要的時代卻冷漠不關心?
我們往往只像昔日在黑門山上那幾位門徒,只留戀主登山變象的屬靈境界,而不願意與主再下山去關懷世上孤苦掙扎中的群眾的需要,亦忘記了神給予我們的責任神常在危機四伏的時代將責任交付屬祂的人,但人總是逃避,懼怕,用理由解釋自己是力不能勝的。昔日摩西被神呼召時便有如此的表現。但當人信靠神,伸出信心的手,接受託付,就能為當前的時代完成了歷史的使命和任務。神昔日高舉以斯帖作王后,就是要藉著她的影響和地位來拯救百姓,所以當她憑著信心回應末底改請求又願意負起這責任時候,神的恩典便托著她,使她得見王,將同胞的危急景況奏告了王,便因此挽救了同胞的厄運。於是末底改與以斯帖把他們脫離仇敵得平安之日立為「普珥日」,作為歡樂的慶典日子(帖九20-23),並通令各地猶太人遵守。
身為基督徒的我們處於今世,須了解自己的信仰內涵與神的救世真道究竟與這個大時代的整個局面甚麼關係?若果我們都能對各方面有深入了解,掌握時代脈博,相信我們必有所決定和改變,信仰眼光會放闊,並勇敢地起來承擔時代的使命感,做一個影響時代的「基督傳人」,有決心把生命、家人,一切都交在神手中,作全然委身!以「活著就是基督死了就有益處」堅定的心志來服侍這個世代!那麼「今生」活著就滿有挑戰和體驗,同時,「永生」對你我就充滿豐盛的意義!
當年末底改告訴以斯帖王后:「此時你若閉口不言……你和你父家必至滅亡」。作為踏入二十一世紀門檻基督徒的我們,正如以斯帖一樣,這正是我們為周遭的社會,為國家和教會的命運負起時代時命感的時候了,我們該起來為神說話作真理的詮釋者,在解讀這世代眾潮流主張之餘,堅定宣揚基督復活有盼望的信息的時候。請注意,我們就是生活在這個充滿挑釁的時代裡,這已是沒有選擇的餘地和時間!隨著高科技不斷創新的拓展,我們為「現今的機會」所帶來的責任也更加繁重。讀者,你準備做些甚麼來回應這時代的需要呢?
(編者按:筆者是本院教授,現任教牧系系主任及教牧期刊主編)
原載於《建道通訊》110期,1998年1月,頁10。
Latest Articles
「牧範」與「硬淨」! / 梁國強
2024 年 11 月 1 日
【代院長的話】神學教育的生命迴響 / 高銘謙
2024 年 10 月 1 日
【屬靈導引】屬靈導引—一門失落的藝術 / 董智敏
2024 年 10 月 1 日
Highlights
從梧州到長洲:建道神學院125年的挑戰與恩典 / 陳智衡
2023 年 10 月 1 日
微小教會的見證/高銘謙
2023 年 6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