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的話】建道迎向公元二千:信念與發展/張慕皚

「建道」建校已九十六年,籌備一百週年院慶的工作已展開,在學院進入第二個一百年的時間,正是準備進入主來世第二個一千年的時候;在神學院來説,更重要的,還是如何在未來的幾年尋求適應政治和社會的重大改變。

「建道」未來的發展,必須根據清晰的信念,以免變成主耶穌所説的將房子建在沙土地上,經不起時代風雨的打擊。以下是建道未來發展的信念和方向的一些獻議:

信念

—. 主耶穌是歷史的主宰——港人因前景的不明朗而惶恐不安,但神的敎會卻不應如此,因為我們所事奉的是那位「從起初指明末後的事,從古時言明未成的事」的歷史之主(賽 46 : 10)。如果我們對香港的前景樂觀,不是因為我們看好香港的政局、經濟或社會結構,而是因為我們學習倚靠那位創造天地萬物,為敎會流血捨命, 又在人國中掌權的萬王之王,萬主之主。

  1. 二. 主耶穌是敎會之主——「⋯我要把我的敎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太 16 : 18) 。是的,香港敎會是主耶穌的,祂又要親手建立祂的敎會在磐石上,敎會歷史印證祂的應許是千真萬確的,敎會從未在最大的逼迫和最艱難的壓力下消失。敎會在香港必定在主的許可下繼續存在,繼續興旺,因此「建道」作為一個支援敎會,為敎會訓練人材的神學院也必須繼續存在,為敎會訓練人才,「九七」之後,服侍的對象就更擴大了。
  2. 三. 主耶穌是道路、真理、生命——主耶穌是神學敎育的目的、基礎和依歸,我們要把神學生雕塑成為跟隨主,有主樣式的傳道人,像主一樣成為真理的化身,將生命之道帶進人群中。近代神學家常提醒我們,約翰福音14:6 這節經文強調真理是個人性的,因此神學敎育應重視神與人之間直接的交往,這是對的。但基督這裡的宣告,一點也沒有低貶真理命題性的重要,因為可靠的命提性真理才給我們認識到真理是個人性的,沒有了約翰福音14: 6 命題性的真理,我們又怎知道真理是個人性的呢?因此「建道」一直重視聖經真理的敎導,更持守聖經無謬誤的真理。我們相信,一旦放棄聖經的權威、信仰和生活便失去穩固的基礎,主觀和相對性的神學和倫理學也就應運而生。因此我們要求「建道」的老師都必須接受「芝加哥聖經無誤宣言」,更重要的是我們注重聖經的敎導和幫助同學活出神的話語,在事奉上以聖經的敎導為依據。

發展

基督道成肉身,敎導真理又活出真理,實際地滿足那時代人的需要。這提醒我們,今天的神學敎育也必須處境化,要辦好神學敎育,「建道」的老師就必須了解香港的文化、中國文化和整個時代潮流,否則便是在長洲閉門造車;故此我們也鼓勵老師們積極投入敎會的事奉,神學敎育才能夠配合敎會的需要。在這大前提下,「建道」近年來在以下幾方面努力發展,以迎合敎會多方面的需要。

—. 基本訓練——香港和世界各地的敎育程度不斷提升,本港的大學敎育普及化,導致神學院投考碩士班的比學士班的多。有見及此,「建道」為了迎合敎會和社會的需要,亦必須加強和提升我們的基礎神學課程,除現有的不同學士和碩士和敎牧學博士課程外,明年度將開辦神學碩士課程(Th.M.),不久的將來神學博士課程也將開始;這些是神學院的基本訓練課程,我們必須不斷修改和加強,以迎合敎會和時代的需要。廿一世紀神學敎育的一個重要趨勢就是學箭與靈命操練的結合,這也是傳統華人敎會對神學敎育的要求。為了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工作,「建道」特派廖炳堂同工到北美進修靈修神學,為「建道」建立一套結合西方福音派靈修傳統和華人敎會特色的靈修神學。基礎神學訓練方面,「建道」尚待加強的,還有基督敎敎育,待黃碩然老師明年完成她的博士論文及不久的將來呂焯安牧師學成歸來,「建道」在基督敎敎育上將可向前跨進 一大步。

二.「基督敎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的建立——文化中心的成立目標有三:首先,透過敎學讓同學們了解神學與中國文化的關係;第二,我們盼望中國文化的因素能夠融入其他學科中,使神學敎育本色化;第三,是透過學術交流和研究、支授中國大陸的敎會和神學發展。

三. 敎牧學博士課程和敎牧中心——時代變遷急劇,社會問題越來越多,這一代的傳道人在牧會上的難度也越來越高。因此,「建道」為敎牧同工準備了敎牧學博士課程,幫助一些有心志在牧會上追求更適切時代需要的牧者。香港這年代的傳道人比較年輕的佔大多數,在這千變萬化的大時代中,面對艱難和複雜的個人和社會問題,往往有力不從心的感覺,但又求助無門,「敎牧中心」就特為這一代的傳道人而設;一方面配合敎牧學博士課程,讓同學的研究可作為「敎牧中心」資料庫的部份資料來源;「中心」又將提供敎牧退修場地和敎會事工諮詢服務。

四. 輔導課程——踏入廿一世紀,「X——代」的年青人,很多都來自破碎和單親的家庭,在暴力、色情和迷信的潮流沖擊下長大的下一代,將有很多個人問題和家庭問題的困擾,以家庭問題為中心的輔導服務乃傳道人所迫切需要的技巧。「建道」有見及此,在下學年開始將加強輔導的訓練,有兩年的文憑課程為此而設計。

五. 出版事工——「建道」兩年前成立了出版部,目的在於鼓勵同工多創作,以迎合神學敎育和敎會在文字上的需要。《建道學刊》已出版了四期,以中英文並用的形式,盼望達到中西神學在國際層面上的交流;同時也將華人和亞洲的神學特點推介給西方的神學界。明年中出版的《敎牧期刊》亦將為華人敎會探討一些適切時代需要的敎牧神學課題,亦成為本院同工,院外敎牧同工及敎牧學博士課程同學們發表硏究成果的園地。首任「建道」院長翟輔民牧師首創《聖經報》,風行一時,造就了不少敎牧人員和信徒,可惜已停刊多年。包忠傑牧師雖已九十多歲,但仍關心華人敎會,鼓勵《聖經報》的復刊。「建道」同工正積極考慮承擔這份神聖的責任。還有,華人敎會在釋經書和神學敎科書方面的貧乏,也是「建道」出版部所關心的,盼望在這方面做一點功夫。

六. 聖樂的培訓——馬丁路德曾宣稱,聖樂在敎會的重要性,僅次於神學。在實用的層面,我們發這一代年青人對音樂的喜好,達到瘋狂的程度,「X——代」是M T V 敎育出來的一代,信主後在敎會裡也同樣的熱愛音樂; 但今天的敎會可以提供他們什麼樣的聖樂,敎導他們藉以敬拜神和造就自己屬靈的生命,這是「建道」聖樂系的重大挑戰。

七. 信徒訓練課程——近年來「建道」舉辦的晚間延伸課程和證書課程,每一期都有超過一千的學員,可見信徒追求完備的神學訓練的渴慕;單是證書課程的學員就有三百零八人。就整個趨勢來看,這方面的培訓工作,有加強的必要。

八. 全球性的服務——隨著交通的發達和多媒體資訊科技的進步,延伸和遙距神學敎育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建道」遍佈全球各地的眾多校友,不斷有呼聲傳來,盼望「建道」能在他們不同的地區協助敎會的神學訓練工作;因此多年前已在英國的基督敎華僑佈道會的邀請下,一同合辦了歐洲的神學培訓課程。又在加拿大成立了「建道中心」,服務美加的華人敎會;另一頻的延伸課程,「建道」正在積極考慮的,就是透過電腦資訊網絡的延伸神學課程。

呼籲

迎向公元二千的「建道」,積極追求成為一間在神學敎育上完全配合敎會實際需要的神學院。我們所建立的是一條尊重聖經權威的福音信仰路線,我們廿多位同工,有同一的異象,就是為廿一世紀的敎會培訓切合時代需要的工人,使敎會在時代的潮流中得以堅立,並將福音迅速傳開,神的名得著榮耀。這項重任,「建道」同工們是不能勝任的,除了神的恩典外,我們極需關心神學敎育的敎會、校友和同道們與我們同工,建立一間信仰純正,固守美好的福音信仰,而又滿有時代氣息的神學院。

原載於《建道通訊》102期,1995年12月,頁2 – 3。

作者簡介

張慕皚

前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