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人視野】安全依附與個人成長(下)/黃天逸

Milan Yerkovich和Kay Yerkovich夫婦在他們的著作“How we……

跨越文化研究系四十週年慶典回顧 / 曾錫華

感謝讚美主! 隨著學年的結束,建道跨越文化研究系慶祝立系40週年所舉辦的一連串ICS40聚會也落下帷幕了。……

[電子書]本土經驗: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在中國的相遇與對話/黃玉明、劉家峰 主編

近年來,建道神學院聯同中國大陸多所學術單位連接舉辦關乎伊斯蘭教和基督教(新教)在中土的對話研討會,旨在促進兩方信眾社群彼此的認識、理解,造就大家的良性互動。期盼《本土經驗——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在中國的相遇和對話》論文選集,對促成兩大文明社群在中土的共融,能起到些許富契機性質的作用。…

從山上寶訓看門徒與公民責任——路德與潘霍華的觀點/李文耀

文章特別選用山上寶訓作為切入點,目的是要顯出信仰的正統性與出於正統信仰的實踐都在宗教改革的議程內,並且隨着時代的轉變有所更新變化。本文嘗試通過分析馬丁‧路德與潘霍華的思想,指出後者如何在他的時代裏貫徹宗教改革者的精神,同時又突破了傳統思想的限制。…

路德對1525年德國「農民戰爭」的反應的神學反思/郭鴻標

路德發表〈和平訓誡〉,當路德發現農民要徹底革命推翻現有的社會制度後,他寫了〈反對農民殺人搶掠〉與〈有關嚴斥農民的一封公開信〉,批評農民的暴力行為。本篇文章分八部分:第一部分農民制定〈12…

宗教改革被遺忘的一頁——閔采爾的研究概況、生平以及對當代教會的反省/陳韋安

對於宗教改革初期(1517-1525年)另一位改教人物湯馬斯‧閔采爾(Thomas……

異象與人才/梁家麟

從中國大陸遷至香港後,宣道會經歷了幾次重大的變化,包括上世紀五十年代從事難民與邊緣區域的貧民工作,六十年代藉社會服務而有的開拓,七十年代大規模的傳福音和植堂等。每次變化,一方面都是把握了社會發展的契機,另方面也是因為新一代的領袖興起的緣故。…

佈道團歷史性與時代性的反思/陳智衡

建道神學院學生佈道團自百年前成立以來,都因社會轉變而作出具時代性的事工發展。

[電子書]恆與變之間:1949年以來的中國基督教史論集/黃文江、張雲開、陳智衡 主編

本論文集以「1949年後的中國基督教」為題,彙集海內外學者共二十一篇學術論文,內容涵蓋「通論」、「政教關係」、「區域視野」、「教育」、「人物、思想研究」及「香港」六個領域,書寫基督教於學術、社會、教會內等等各種演變與抉擇。…

【院長的話】多元與包容 / 梁家麟

跟時代脫節?許多論者都指出,社會轉變急遽,文化潮流旦夕更替,所以教會得與時俱進,勉力追趕潮流。這說法其實是未盡符合事實的。…

【院長的信】 / 梁家麟

謹向你們報告,我已向院董會明確表示,在這一任院長職務完結後,我將不再接受續聘。換言之,我的院長任期將於2019年8月31日正式終止………

走進翟輔民的宣教生命──在印尼翟輔民神學院的教學 / 蔡少琪

「求那感動祂僕人的靈,也大大感動這代的建道人。」是我於建道前院長翟輔民牧師(Rev. Robert A. Jaff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