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學見證】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陳嘉玲

我在中二時開始回教會,不久後決志。剛開始我只是覺得教會是一個好玩和識朋友的地方,但中三加入教會的門訓小組後,我對信仰有更多認識,慢慢更投入教會的生活。在中學時我曾參與事奉,擔任初中小組組長,但當時不太明白事奉的意義,更沒有想到將來是否會全時間事奉。直到大學一年級的暑假,我第一次去思考這個問題。當時我參加了教會舉辦的深度訓練計劃(深度)—體驗傳道人的生活,那時我們每天都要回到教會,學習聖經知識、約見不同的人、籌辦營會等,亦要參加不同活動,例如澳門四日三夜短宣、緬甸短宣、建道高中領袖訓練營等。在過程中我體驗到全職事奉的生活,通過舉辦營會明白事奉不是單靠自己的能力,乃是與神同工,在事奉中與青年人一同經歷神更新生命的大能。完成第一次深度後,我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經驗和能力,所以當時並沒有一個很清晰的獻身念頭,但這次經歷令我更委身事奉。

在大二暑假的緬甸短宣中我萌生了獻身的想法。那年我們去了當地一間學生中心,中心內有一位牧師和幾位導師,他們負責中心日常的事務,包括學生的起居飲食、功課學業、教會崇拜等。這是我第一次到這間學生中心,對中心的牧師我有深刻的印象,他是個慈祥又嚴厲的牧者。我很早便覺得他的工作不容易,不單要處理中心各樣事務,又要牧養一班青少年,更在幾次傾談中聽他分享自己很難找到接班人。那年短宣牧師帶了我們到緬甸著名的景點—情人橋參觀,當回程時我看到牧師一個人在橋上走,旁邊的河上有一片類似稻草的植物隨風搖動。那刻我想起牧師一個人為我們包裝禮物的畫面,也想起馬太福音9章37-38節:「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世上的莊稼真的很多,但做工的人少。那一個畫面深刻地記在我的腦海,我也在那刻立志,如果上帝願意用我去收割,我也願意擺上自己。

於是在大學畢業時,我申請了教會青少年福音幹事的職位,希望嘗試全時間事奉。但這件事遇到家人極力的反對,她們認為我在中大中文系畢業理應去做一個中文老師,更質疑我想回教會工作只是一時衝動。在過程中我曾經妥協,向家人表示我願意先嘗試尋找與教學相關的工作,但每當我想起上帝一直的恩典和我對上帝的承諾時,我都感到後悔和愧疚,難道我曾對上帝所說的只是空談?於是,有一晚我鼓起勇氣跟媽媽傾談,告訴她我想回教會事奉乃是經過深思熟慮,因為我經歷上帝的愛,就像媽媽一直無條件愛我一樣。那天奇蹟發生了,一直反對的媽媽竟然願意讓我回教會事奉,更對其他家人說只要嘉玲喜歡就讓她做吧,我明白這一切都是神在開路。在這兩年全職事奉期間,我有更多空間去思想上帝的召命,也讓我看見自己適合全時間事奉。而近年的社會事件和疫情,都令我體會到人生的無常,面對逆境和短暫的生命,傳福音顯得最為重要,這都加強了我全職事奉的决心。為了在聖經知識、牧養技巧和事主心志上有更多裝備,今年我決定報讀神學,希望將來可以為主收割更多的莊稼。

原載於《建道通訊》201期,2020年10月,頁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