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專欄】守聖餐必須要有音樂嗎? / 黎本正

關於在聖餐禮用音樂,我參與過的主日崇拜有四個現象。

1.會眾唱聖詩;

2.詩班唱詩;

3.司琴奏音樂;

4.無音樂。

我們不容易立論說那一種方式最好。我們只能問為麼要用某一種方式,然後問如何把它做得最好。

先談會眾唱詩。為什麼要唱詩?最佳的答案應該是:讓聖詩提昇會眾守聖餐禮的體驗。若主禮人的說話和引讀的聖經可以代替聖詩的工作,那就不必要唱詩。但若要唱的話,那她必然要能補文字和說話之拙。唱甚麼詩?理所當然地是「聖餐詩」了。「聖餐詩」有別於受難詩、復活詩、團契詩等。她是專為聖餐禮而寫的詩,所以內容與內涵均與上述的詩不同,是她們所不能代替的。可惜好的聖餐詩中文翻譯不多,來來去去都只得幾首。教會在不敷應用之下,常被迫用其它的詩歌來暫代。真希望多些好的翻譯出現,也希望教會能選用較好的聖餐詩。

有些教會在聖餐禮中由詩班頌唱詩歌。她們若唱得好而詩歌又合適,似乎也未嘗不可,會眾也應該得到幫助。但若慣性為之,會眾就失去了參與頌唱聖餐詩的機會了。她們留心聽的主動性和對詩歌的領受性或會逐漸降低。

在聖餐禮中由司琴彈奏音樂,隨了會產生上述同類的問題外,亦會引出其它的問題。因琴音不盛載文字,所以會出現兩個可能性。一是由熟識的聖餐詩音樂提示信息(不過音樂就變成了提示性的工具);二是彈奏不帶聯想力的純音樂(不過音樂就變成了軟性的場景襯托)。若樂曲本身的藝術性高,司琴的彈奏又美妙,那又容易使人的注意力由聖餐轉移到音樂身上了。

其實,在領聖餐時會眾若能有恰當的靜默,讓他們的心思意念得以自由默想主捨身流血的救贖奇恩,及盼望祂的國度早日降臨,共享天國的筵席,也未嘗不是美事。相信不少人也極之希望在那段與主親密相交的時間不受外界的干擾。就讓我們饒了他們的耳朵吧!

原載於《建道通訊》107期,1997年3月,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