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的話】奉獻一年,使命一生 / 梁家麟
讓年輕人興起來
我對年輕人有強烈的偏愛,他們是改革現狀、推動時代發展的最大動力。教會必須盡可能吸收年輕信徒,給予適度栽培,為他們提供一展抱負的空間。年輕信徒需要發聲,更需要有參與具體工作的機會,他們在參與中學習,參與中成長。教會因年輕人而保持年輕。
我不信「一代不如一代」的讕言。我念歷史,無法美化過去和神化先輩。我不會不公允地將今天的問題都推到祖宗頭上,批評先輩沒有高瞻遠矚地預知並預先解決當下的問題,今天的問題由今天的人解決。但同樣地,我不覺得必須將過去一套依樣葫蘆地搬到今天來,蕭規曹隨;歷史不會重演,過去的經驗只能用作參考,我們走不一樣的路。我不期望下一代緊跟我們所走過的路。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人做一代事。每個世代的人都得遵行上帝給他們的旨意,上世代不能替下世代承擔遵行上帝旨意的責任,更不能扮演上帝,決定下世代所得遵行的旨意。「大衛在世的時候,遵行上帝的旨意,就睡了。」(徒十三36)上帝結束我們塵世生命的時候,也終止我們的使命。
毫無疑問,香港社會和整個世界都在老化中,人越健康長壽,越少生孩子,人民的平均年齡便相應越高,這是無法逆轉的趨向。無視社會老化,孤立地評論教會老化,是不切實際的;但教會的老化速度不應比香港社會的整體速度為快,信徒的平均年齡得低於社會的平均年齡,這是我們致力的目標,也成了一道量度教會健康程度的警戒線。教會必須呼召更多年輕人投工使命,神學院訓練更多年輕的傳道同工,讓年輕人帶引年輕人信主,讓年輕人塑造年輕人的教會,也讓年輕人使教會回復青春活力。
數年前,建道神學院迎向有關挑戰,放棄沿用多年的奉獻者得有若干年社會經驗的入學要求,容許大學畢業生立即報讀,以免磋跎年輕心靈的事奉歲月。這些年間,有好些年輕人迅即踏上事奉的道路。我的兒子的一位大學同級同學,今年暑假將要道碩畢業了,教我感恩莫名。
據2008至2009年度的統計,在院就讀第一學位課程的全時間學生的平均年齡為32歲。與其他神學院比較,我相信這仍是相對年輕的獻身群體。一所古老的神學院,同時是一所年輕人的神學院。我們期望有更多年輕人獻身,趁青春,為主圓夢。
青年領袖使命實踐課程
我們尚可多走一里。
今年9月,建道神學院將開辦一個青年領袖使命實踐課程。鼓勵大學畢業的年輕基督徒,奉獻一年的時間,接受住院式的神學訓練;目的是讓他們對信仰有深入的認識,陶造靈命鍛煉性格,發掘恩賜,發展才能,預備為上帝承擔重任。
這是一個大學畢業後的神學文憑課程(PostgraduateDiploma),內容除基本的聖經與神學裝備外,將集中在個人成長與靈修、小組查經、自我認識、朋輩輔導、青少年事工、社會關懷、宣教導論等。此外,學員得參加佈道實踐與社區服務,並安排作國內或海外的短宣體驗。
學員得以全時間神學生的心態與生活形態,過集體的宿舍生活,操練靈性,建立紀律,參與各項活動,並有緊密的師徒關係。
跟某些機構的門徒訓練與短宣訓練不同,這個課程跟教會相互配搭。除短時期的社區實踐與海外宣教體驗外,學員平日周末將回所屬堂會實習,接受教會的調派和牧者的督導,將所學習的直接應用在堂會的事工之上。
學員毋須已確定全時間的呼召。我們期望年輕信徒先將一年時間分別為聖,專心尋求上帝在他們一生的旨意;而這是在具體的投身行動中,尋求上帝的旨意。套用張慕皚院長的說法:「先順服,後明白;在順服上帝的道中,明白上帝的道。」
完成一年的文憑課程後,清楚蒙召作全時間傳道者可直接報考道學碩士課程,部分已修讀科目將獲認可。確知職場召命者,則可帶著牢固的信仰基礎進入社會,作鹽作光,實踐文化與社會使命;此外,一年密集的靈性和道德操練,人際關係的磨合,事奉知識和技巧的增進,亦為教會培養靈命與能力俱備的領袖。
我們的口號是:奉獻一年,使命一生。
一生的十一奉獻
要是「十一」是我們回報上帝恩情的基本指標,那「十一」也應該成為我們的生涯規劃。
某異端教派要求所有年輕人都奉獻兩年作全時間傳道。不要嘲笑他們的街頭佈道效果不彰,我們知道,這是過去三十年美國增長最快的教派之一。
台灣信義會在十多年前已推行「實習傳」的制度,透過一年內部分時間學習與部分時間事奉,評估學員是否具備當全職傳道的潛力,再派遣入神學院全修。台灣教會聚會所更挑選三十五歲以下的年輕人,進入全時間訓練中心,用兩年黃金時間接受真理裝備,和性格陶造。其中約只有十分之一後來成為全時間同工,但其餘的受訓者日後都成為教會的中堅、社會的菁英。
先不要奢談我們無論作甚麼都是獻身連「十一」都不恪遵的人,無資格談全所有奉獻;連一年時間都不肯為主擺上的人,也談不上終生為主所用。
念大學期間,蒙蘇恩佩姊妹和專上學生福音團契的同工多所照顧,也在一群滿腔激情理想的同學的互相砥礪下,思考和實踐信仰;既對教會現狀多所不滿,又期望教會成為社會現狀的改變元素。喊過好些偉大口號,對自己多所期許。研究院畢業後,跟幾位同儕相約,為上帝賣命兩年,投身全職事奉,一方面作為實踐理想的實驗,另方面也以行動證明自己不是光罵不做。當時的想法是專心愛上帝兩年,再退出來擁抱世界。結果嘛,這幾個傻小子都沒能掙脫上帝的慈繩愛索,在事奉工場打拼了十多個兩年,直到今日。說笑的話是「一入侯門深似海」,真相是,我們都在實踐中確定了一生召命。
三月中,跟建道神學院美國聯絡中心一位董事楊應瑞先生交談。他是成功的商人,也是生命閃亮的基督徒,積極從事慈惠工作,參與好幾家福音機構的事工。他告訴我曾念神學,在加拿大聖經學院供讀一年,雖然後來沒有投身全職事奉,但一整年的神學研習,鞏固了他的信仰,為他的職場召命提供清晰指引。
我希望今天年輕的一代,亦立志為上帝賣命一年或以上,認真認識信仰,也獲取裝備全情服侍。一年後,或是在清楚呼召後繼續全職事奉的道路,或是在鞏固信仰後在不同界別行業忠勇見證。「十一」生涯規劃,對個人和教會,都是一個只賺不賠的選擇。
參賴建國:〈教會自行訓練傳道人對神學教育的啟迪與挑戰〉,發表於「建道神學院110周年院慶神學教育諮詢會議」(2009年3月20日)。
原載於《建道通訊》155期,2009年4月,頁2-3。
作者簡介
梁家麟
榮譽院長
Latest Articles
「牧範」與「硬淨」! / 梁國強
2024 年 11 月 1 日
【代院長的話】神學教育的生命迴響 / 高銘謙
2024 年 10 月 1 日
【屬靈導引】屬靈導引—一門失落的藝術 / 董智敏
2024 年 10 月 1 日
Highlights
從梧州到長洲:建道神學院125年的挑戰與恩典 / 陳智衡
2023 年 10 月 1 日
微小教會的見證/高銘謙
2023 年 6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