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三情、盡是「非比」尋常的「恩典」 / 編採:林智妍、吳國邦
(一) 非比、恩典情
2012年11月5日學院於長洲山邊道25號D舉行了已婚同學宿舍的動土禮。未拆卸前的25D是一座小平房,有着一個仿古的懸山樓頂,房子四圖皆有鐵鑄窗戶,甚有中西揉合的味道;屋旁有柚子樹,更配有通花磚搭的圍牆,是一個簡樸的居所。此小樓乃是兩位主內姊妹的故居——陳非比姊妹和梁恩典姊妹。
陳非比姑娘和梁恩典姑娘為60、70年代的建道校友所熟悉,當時非比姑娘服侍於建道函授課程。朱裕文牧師(69班)憶述當時非比姑娘時有帶領學院的早會,以她熟識的化學知識輔以講道,利用方程式講解聖經道理,是一個認真的知識分子;而且一身端莊樸素的打扮,給人沉靜敬虔的印象。李光平牧師(86班)亦分享到當他在少年時於宣道會長洲堂聚會,已參與非比姑娘主領的查經組及祈禱會,獲益良多,尤其是她常在查經組強調聖經的重要,鼓勵組員背誦聖經,李牧師感恩地說這對他日後神學進修及牧會有幫助;他對非比姑娘的印象是:她是一位安靜的姊妹,雖然身體患病,但愛主的熱心從未冷卻。
幾十年前,陳非比姑娘與梁恩典姑娘來香港旅遊遇着中日戰爭,兩人原屬官山希伯崙會,其後因就時勢而在港定居下來,再沒有回到國內,這實是神一個特別的安排。梁恩典姑娘生前口中常說:是神給她使命照顧非比姊妹。恩典姑娘與非比姑娘的性格各有不同。60年代,恩典姑娘在建道作勤務工作,但最為人熟知卻是她的跌打功夫,當時不少神學生因為日常運動扭傷筋骨,都會到恩典姑娘處「求診」。校友們對恩典的印象都很深刻,她健談和活潑,個子雖小卻有着健壯的體魄。另外,當時因為非比姑娘身患疾病,恩典姑娘得常常把居所清洗乾淨,保持環境清潔衛生。可見恩典姑娘是一個細心又勤樸的姊妹。
陳非比姑娘與梁恩典姑娘不只原屬國內的希伯崙會,在港也跟隨何義思教士建立宣道會希伯崙堂,兩人是何教士的得力助手。雖然她們一直身住長洲,但仍會在一些慶賀的日子到希伯崙堂參與聚會:平日在長洲的教會參與佈道以及聖經教導的工作。她們愛主愛人,對主滿有信心和忠心,為我們後世跟從主的人,留下美好的榜樣。家人按其遺志,身後把故居奉獻給希伯崙堂。
(二) 教會情
宣道會希伯崙堂與建道神學院早就甚有淵源,是天國事工上的長期合作伙伴,彼此領受上帝的恩典,更分享神的恩典。希伯崙堂有見及建道宿舍不足,於2006年決將山邊道25D轉贈建道作為改建已婚同學宿舍之用。自接收這建築物後,學院隨即展開重建計劃,向政府各相關部門入紙申請批文、進行岩土工程評估、土地測量以符合地政總署之要求等,工序既複雜且漫長;至2012年下旬收到政府確切的回覆批准重建。感謝神的恩典,在這接近六年的等待期中為學院安排了很多同行者,在各個層面上提供支援以及專業意見,分擔了很大部分的工作壓力。
(三) 不斷相傳不滅的精神
感謝神,不單在工程籌劃事宜上有合適的安排,更在重建費用上有豐足的預備,感動劉義章、關之英伉儷[1]奉獻支持。關之英博士認為能與神學教育事工有分,全為神的恩典。「開荒、吃苦、火熱」的建道精神,恰恰描述Gigi雙親的故事……
家父關錫康在1999年中風,2005年去世。中風後,他說話不靈光,右手右腳不靈活。在這七年間,他用左手寫字,做了很多小冊子,教寫作、讀唐詩、從報章雜誌學成語,還製作了一本《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見圖一),自述一生的經歷。
爺爺是「二世祖」,很早去世。孤兒寡婦只能投靠太公過活,受人欺凌。父親十七歲到四川謀生。他教學有成績,卻遭人妒忌,誣告為共產黨宣傳,被逼辭職。回香港後,向家族借了錢,買了筲箕灣培志學校。當時學生只有七十人。父親招聚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包括家母何煥賢,在學校任教。各人都能「吃苦」,沒有怨言(見圖二)。我還記得,每個月底媽媽要拿一些東西去典當,以支付教師的薪金和學校的開支。最近見到一位培志舊生,她已經六十多歲了。她憶述說:「我們一家孩子很多,沒有錢交學費,母親便央求校長,校長答應給我們交半費,我們一家都很感激校長」。
父親有感私立學校將會被津貼學校淘汰,於是轉到上水古洞公立愛華小學教書。由於同事嫉妒和刁難,面對隨時被解僱的危機。但母親全力支持,記得母親說:「不要憂心,就是失業,我會擔起這個家」。
後來父親到了打鼓嶺坪洋公立學校做校長。那是一片荒地,父親每天都在學校「開荒」,美化環境。我記得假期時,我也跟着父親到坪洋,拿起鋤頭,幫忙開墾。父親在1984年退休,坪洋在2007年因收生不足被殺校。父母親在2005及2006年相繼離世。雖然人不在,景物已非,但父母親留給我們的是對生命「火熱」,對工作不懈以及一生無悔無憾的典範(圖三)。
[1] 劉義章教授為建道神學院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學術總監(義務),我們都稱呼其太太關之英博士為師母或洋名Gigi。
原載於《建道通訊》170期,2013年1月,頁24-26。
Latest Articles
「牧範」與「硬淨」! / 梁國強
2024 年 11 月 1 日
【代院長的話】神學教育的生命迴響 / 高銘謙
2024 年 10 月 1 日
【屬靈導引】屬靈導引—一門失落的藝術 / 董智敏
2024 年 10 月 1 日
Highlights
從梧州到長洲:建道神學院125年的挑戰與恩典 / 陳智衡
2023 年 10 月 1 日
微小教會的見證/高銘謙
2023 年 6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