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之遠/馮耀榮

創世記二十一章15至18節記載了夏甲和以實瑪利被逐的故事。他們皮袋的水用盡了,夏甲就把孩子撇在小樹底下,自己去找水,走開約有一箭之遠。

撇下孩子不是正常母親的行為,不過眼見孩子在死亡的邊緣,夏甲心有不忍而走開約一箭之遠。後來神眷顧這位母親,使她眼睛明亮,看見一口水井,拯救了因缺水快將死亡的孩子。神的使者又吩咐這位母親將撇在樹底下的孩子擁抱在手中,從「撇下」到「擁抱」,這是一個生離死別奇妙蒙恩的故事。

這個簡短的聖經故事,不但述說了神恩慈的拯救,也表達了聖經作者巧妙的寫作手法。作者用了「一箭之遠」這距離的比喻,將人與人之間難分難捨的心理糾纏表露無遺。「一箭之遠」有多遠呢?夏甲走開的時候,心裡當然沒有想到「一箭之遠」這用詞。這孩子長大後成為弓箭手(創二十一20),卻是聖經作者借用了孩子長大後的職業,形容從前他母親撇下他走遠些的心路歷程。

「一箭之遠」固然有一個相對客觀的距離,不過這距離也承載了不少心裡的掙扎。夏甲走開是因為不忍心「見」孩子死,不過聖經重複記述她是與孩子「相對而坐」,仍是在一定的距離外遙望自己垂死的孩子。這位母親不忍見孩子死在眼前,但也不能視而不見,所以能夠忍心走開的只是一個有限的距離──「一箭之遠」。人是走開了,但我們可以想像得到這位母親的眼神仍專注在不遠處的孩子。「走開」是真的不忍心見,「相對而坐」又是不忍心不見。撇下轉身離開,走到一箭之遠,這段距離承載了夏甲見與不見的傷痛。

當夏甲坐下遙望孩子,突然放聲大哭,神的使者就安慰她說︰「夏甲,你為何這樣呢?不要害怕,神已經聽見童子的聲音了。」為甚麼神聽見的不是母親的大哭?她的孩子發出的是甚麼聲音?是哭聲?或是痛苦呻吟的聲音?身為讀者的我們只聽見母親的大哭,未能直接聽見她孩子的聲音。而身處現場的夏甲當然是聽見孩子的聲音,聖經作者卻沒有直接記載母親聽見孩子的聲音。不過作者卻重複提及「神聽見童子的聲音」,所以神聽見童子的聲音似乎比神聽見母親的大哭更為重要。

假設孩子在垂死邊緣發出痛苦的呻吟,身為母親的夏甲不但不忍心見孩子死亡,也忍受不了孩子的呻吟,所以走開到一箭之遠,走到一個雖然看得見,卻聽不見的距離。孩子垂死的呻吟必定是世間每一位母親都難以承受的痛苦,夏甲逃避面對而走開,是可理解同情的。在看見和聽見之間,我們可以重新解讀「一箭之遠」是怎樣的距離。承受不了孩子呻吟的聲音,夏甲逃到一箭之遠,到了一個聽不見的距離,就相對而坐。是不是真的可以逃離呢?當然不是的,當她走到一箭之遠時,坐下卻放聲大哭。耳朵雖然聽不見,恐怕孩子的呻吟已深深刻在夏甲的心裡,就算走到天涯海角,母親失去孩子的傷痛也是不易止息的。「一箭之遠」表面上拉開了這母子之間的距離,卻同時藉孩子呻吟的聲音印證了母子之間緊密的聯繫。

當神介入人的生命時,祂要治療的不單是我們問題的外在表現,而是我們內心的深處。所以神並非聽不見夏甲的放聲大哭,而是祂更想讓她知道,神像她一樣,也聽見她孩子的呻吟,神是絕對理解觸動這位母親放聲大哭的因由。神代入了夏甲身為母親的角色,聽見孩子的聲音,神與人的距離因為神對人的理解認同而消失了。

這「一箭之遠」的故事不單簡潔地見證了神對人的拯救,也巧妙地道盡人與人之間生離死別難分難捨的心理糾纏,更使讀者深深體驗神走進我們的感觀世界,看見我們所看見的,聽見我們所聽見的,祂切實地與人同在。

原載於《宣訊》第174期,2014年6月,頁2。

〔本文獲基督教宣道會香港區聯會授權轉載〕

作者簡介

馮耀榮

聖經系副教授 (部份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