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習交流團

在剛過去的暑假,建道神學院實習部舉行了一次台灣學習交流團,透過探訪台灣神學院、教會、台灣原住民,讓參與的同學有多元的體驗和學習,以下是四位參與者對是次交流團的感想和反思。

 

方樂謙 (2023年畢業生)

這八日七夜的交流團裏,最深刻是探訪「寒溪教會」的過程。

到達「寒溪教會」的時候,我們都深深被震驚了。我們本來期望用竹與木搭棚出來的教會沒有出現在我們面前;相反,該教會像是一個從山區優質旅館改建的教會,裏面應有盡有,就連咖啡廳和客房都有,比得上母院的新裝修,使我們十分驚訝,完全被嚇呆了。

在交流過程中,教會的牧者向我們簡介了「寒溪教會」主要為泰雅族的原住民做福音工作、社區工作和族群身份復興工作。該教會重視基督徒的身份,同時也重視上帝創造他們為泰雅族的身份,他們想教會的會眾都能以上帝所賜的原住民身份來榮耀上帝而不羞愧。他們不需要轉換語言,不需要成為只講華語的教會,也不需只用台灣人這身份來敬拜。「寒溪教會」很強調個人種族的身份,認為種族是上帝所賜的多元禮物,他們為到可以用種族的獨特敬拜方式來敬拜上帝為榮。

對於這次的拜訪,我感受到該教會的身份意識很強,他們對於我們在到訪前對泰雅族毫不了解而感到失望。在旅程完結後,我約了一位曾經在台灣住了幾年、也拜訪過幾個原住民族群的姊妹傾談,分享我所經歷的事。

這位姊妹向我解釋,因為不單只是泰雅族,很多台灣的原住民都希望他們在外人心目中佔有一定的地位及被認識。如果外人只把他們當作「原住民類別」而不願了解他們種族的獨特之處的話,他們會感到不被尊重、甚至是被藐視。所以,他們不希望被視作「一般原住民」(教會),他們想要其他人真的是留意他們的族群、留意他們的特質、把他們放在心上,當他們是一回事。或許這也是世界給他們的印象,世界都只把專注力放在較為豐盛的台灣漢人身上,較少會提及原住民的特色。當那位姊妹由原住民角度出發,解釋他們對外人的心願與期望時,我也好像對於該教會牧者的態度更認識了多一點,他們是希望我們透過這次的交流對他們有更深入的好奇、更深入的了解。

這次拜訪「寒溪教會」的旅程,讓我重新反思,在我年日裏所擁有的一切事物,其實都是那創天造地的神賜給我的,而祂所賜給我的,只要用得合宜,每一點每一處都能夠榮耀祂、敬拜祂的名。在這「身份受到質疑與同化」的世代,泰雅族就正正以自身經歷叫我明白,定義我們是誰原是上帝的工作。這世界如何變遷都好,但上帝給我的身份與恩典從沒變改,我該看見這份美好,以「自己」的本質和身份來與祂近距離地相交而不羞愧。

感謝實習部讓我有這一次深刻的體會,願往後都有學弟學妹繼續得著這份恩典,參與這份體驗之旅,阿們。

 

文同學

一個地方的「原住民」在現代的社會中其實是很難分別出來的,若不是親身去到當地或是那人透露他的身份,真是很難辨認。參與這次台灣交流之旅能有機會去到實地與「原住民」接觸,而且他們同是主內一家人,更是難得的機會。

首先,他們的好客與熱情的款待實在讓我有回到「家」的親切感。我們一同共進午餐後,就到達寒溪教會,先由一位傳道人向我們介紹他們的聚會地點,以及設施。其實,雖然說是偏遠的地方,但他們並不落後,地方也是很寬敞的。

寒溪教會的主任牧師黃牧師親自分享福音如何在他們的部落以及其他部落發展,直到今天各部落都有自己的教會,並且他們是互相連繫的。面對著原住民與福音的一些問題時,從黃牧師單純而有力的回應,不單看出他對於我們的大牧者耶穌基督的信心,也感受到他對信仰的純真。另一方面,他們也是很緊貼時代的需要,並利用多媒體,使到更多人認識他們的教會,以致福音得以一步一步地傳開。

當然,事工仍然是有挑戰的。牧者提到當地的兒童因為父母都要往外工作,他們很多時都成了「留守兒童」或是由老一輩去照顧,小朋友們都是到處跑來跑去,也特別願意跑到教會來,教會願意關顧他們,但工人往往很缺乏。

最後,教會以他們的族語唱一首歌來歡送我們。受到如此親切的接待,實感不配。單純對基督的信、盡力做好基督所給的本份、以愛心接待客旅等,我們在這些事上有否盡忠?

 

歐祉彤同學

在這八日七夜的交流之旅參觀了很多不同的宗教和教會,例如天帝教、The Hope、聖望教會等等。在認識不同教會、吃飯、與當地人閒聊時都不難發現,台灣是一個人情味相當濃厚的地方,因此在地方教會進行不同教導和實施政策時都會考慮到會眾的接受程度。

在教會不能說的話題

以同志平權為例,不止一間教會都會表達他們不懂回應,而正因教會不懂回應,他們願意與同志會友一同同行。作為教會的領袖,能坦承自己在社會議題上有不清楚、有無法回應的地方,這是非常坦誠而勇敢的行為,而這份真誠會打動同志會友願意開放與教會同行。

作為香港的牧者,我認為這些社會議題是需要去了解和思考的。教會很多時候會因為不了解、不懂回應、或怕引起爭執而選擇避而不談;然而迴避理解和討論一些在教會中比較敏感的議題,最後卻會令會友難以跟教會圈外的人建立關係,與時代脫節。香港教會很多時候以對錯二分理解同性戀,卻沒有想到性取向與戀愛上的選擇也是一個同性戀者建構和認可自我身份的過程。其實越敏感的議題,越要在教會內談論,牧者有責任與會友一同面對、一同帶著What Would Jesus Do的疑問去回應整個時代。這是我第一個深刻的學習。

不能問的問題

我的第二個學習是:在跟教會交流、對答前,要先思考自己開口要講的話。我想知道甚麼?我期望在對話中得到甚麼?對方聽著這些話的感覺是如何?除了自己所講的,對方的回應也是需要仔細聆聽的。他用的這個詞代表甚麼?他的態度如何?他所講的話與現實相符嗎?

透過小心的提問、仔細的聆聽,原來在對話以外會有更豐富的資訊可以獲取。

記得我在原住民教會中就因提問時沒有提供準確的背景資訊引起了教會領袖的一些反應,當時我想不明白:我的資訊從原住民博物館而來,怎麼會有誤呢?但後來我發現原住民也有很多不同的種類,各族之間的文化傳統並不盡相同。雖然我還是搞不清楚引起反應的點在哪,不過以後問問題時存著更謙和的態度去發問、去求真就對了。

進入異地

原來走進一個有著文化差異的地方,需要放下自己,以謙和的心學習進入另一個國家的文化,不是以文化壓倒文化,反而要藉着忍耐、理解,與自己不熟悉的文化進行結連。沒有一種文化是不對、不好的,唯一的不對就是以自己的文化獨大,批判另一個地方的文化。這次的台灣之旅實在獲益良多。

 

時代的宣教者     陳皆橋

感謝上主的恩典,台灣不同單位、牧長、弟兄姊妹熱情的招待,還有老師和籌委們的悉心預備,讓我們在八天的台灣之旅,從宣教、牧養的角度認識不一樣的台灣,並在當中反思信仰。從第一天認識台灣的宣教歷史以及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的宣教策略,到認識台灣不同宗派、類別教會、原住民、轉型正義等等的課題,都看見上帝藉著不同宣教士的努力,將福音本色化地在台灣這片地土傳開,也看到台灣的本土神學如何跟時代處境緊緊相連,回應時代的需要。

在旅程中透過鄭睦群博士以及台神梁越美博士的分享,我認識到馬偕如何針對時代的需要去做醫療的宣教,同時也透過神學教育的宣教策略,在不同的地方建立學校,培育更多的宣教士,建立地方教會以拓展神國,因而了解到馬偕宣教的成功之處。

在到訪原住民博物館以及原住民教會跟牧者們交流時,認識了原住民教會如何加入原住民特色的元素(如音樂、牧師服飾、教會的裝飾、語言等等),而原住民神學就在以上的元素中表達出來。在台灣,「原住民」此稱呼也是靠原住民自己爭取來的,他們也很擁抱自己原住民的身份認同,同時更認定自己是原住民基督徒。他們建構神學的資源是從原住民的生活、生態處境中開始建構,讓原住民們更容易透過自身的文化認識基督信仰。

除了認識台灣的教會歷史外,我們也在人權博物館認識到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以及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的最終願景—沒有仇恨、對立與歧視的未來。

在台灣,長老教會在不同的社會議題中有不同程度的參與,而他們的本土神學也在回應不同的社會事件,並帶出信仰的立場。面對著今天的香港,也許我們也要再重新整理我們的經驗,重新思考今天的信仰如何能夠又真又活地在香港展現,讓我們成為時代的宣教者。也許,香港的福音也需要與受苦的人分擔痛苦,傾聽受欺壓的聲音。讓福音帶領我們走向沒有仇恨、對立與歧視的香港。

原載於《建道通訊》213期,2023年10月,頁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