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道學刊57期

隱祕的政治與悲劇—掃羅被棄敘事的研究文獻評述 / 高銘謙

掃羅被棄敘事的研究主要所涉及的領域包括意識形態批判及悲劇性閱讀。意識形態批判期望以政治取向來詮釋掃羅被棄,認為掃羅被棄的敘事企圖正當化大衛王朝的合法地位,表面上掃羅被棄是因為違背神的命令,但背後隱祕的卻是政治性的意圖。

上帝的隱藏—神學和哲學角度的反思 / 洪子雲

本文嘗試討論謝倫伯格(J. L. Schellenberg)和瑞亞(Michael Rea)之間有關「上帝的隱藏」的爭議,並指出「上帝的隱藏」不能證明上帝不存在,並且有很多文獻顯示,很多人都曾經驗過與上帝建立親身的關係,對那些人說,上帝是真實存在的,並非抽離、遙不可及的。

有神論倫理與猶希佛兩難 / 關啟文

「道德的基礎是甚麼?」是極富爭議性的問題,其中一個答案是有神論倫理(theistic ethics),但這面對猶希佛兩難題(Euthyphro dilemma)的挑戰: 「上帝之所以命令一件事,是因為它是善的,抑或它是因為被上帝命令,所以才成為善的?」

趙紫宸早期本色神學的普世願景 / 戴觀豪

本文梳理趙紫宸在一○年代末至二○年代的神學論述,從普世基督教的研究視野,重新解讀其早期本色神學。本文論證,趙紫宸的本色神學與普世願景之間關係密切。

On the Role of the Church in Social Change:An Exploration from the Biblical, Theolog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 / Edward W. Lo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biblical exposition respectively by Dieter Georgi's on the New Jerusalem vision and by John Vincent's on the Kingdom of God on earth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church has a key role to execute and administer the "not 'heavenly' any longer" New Jerusalem on earth and God's Alternative City on earth.

書評:《改變中的基督信仰:台灣基督教會與基督徒的社會學分析》 / 梁右典

 基督信仰進入台灣社會,最為人所知的是傳教士的醫療與傳道,例如馬雅各(James Laidlaw Maxwell,1836-1921)、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1844-1901)、巴克禮(Thomas Barclay,1849-1935)牧師,早已構成近代台灣歷史發展過程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