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道團百周年紀念】建道學生佈道團百年簡史 / 陳智衡
學生佈道團的誕生
今年是建道神學院學生佈道團成立一百周年,佈道團可算是在云云神學院中較為獨有的學生自治組織。每逢星期五下午,建道學生都會到不同地方開展佈道工作,讓不同羣體的未信者都有機會聽聞耶穌基督的福音。而這學生佈道團這優良的歷史傳統,可以追塑至一百年前。
建道神學院的歷史主要分為1949年前後的廣西梧州和香港長洲兩個階段,學生佈道團也是如此。佈道團於1915年由梁柱天和朱醒魂等神學生創立,他們起初的意念十分簡單,他們認為「傳道由即日開始,一方面學習,一方面傳道,不獨為神所喜悅,亦可以增加學習之機會與經歷,而收事半功倍之效」。[1] 所以傳福音並不是神學畢業以後的事,而是每位基督徒應做的事情,而神學訓練期間更應如此。於是他們三五位志同道合的同學商討組織佈道隊,並且對其餘同學進行遊說參加,亦得校方所批准,最終全校學生都加入學生佈道團。因佈道團是學生的自發組織,所以他們在行政和財政上都是獨立於學院,而學院只會派出老師擔任顧問及必要時才提供協助。
佈道團在梧州成立初期,主要是以街頭佈道為主,後來因應需要而慢慢發展工人查經班、兒童主日學、水面佈道、遊行佈道、旅行佈道等不同種類的事工。除了這些直接佈道的工作外,佈道團亦開展文字事工。他們嘗試定期出版佈道刊物,此刊物除了介紹佈道團的工作外,同時希望透過文字進行佈道和牧養的工作。
社會動盪中的佈道堅持
二十世紀初中國戰亂頻繁,社會動盪不安,特別是二十年代的非基督教運動,對當時的基督教會有嚴重的衝擊。學生佈道團當時的福音工作面對重重困難,他們在街頭佈道的時候,時常遭到市民攻擊,反對者鼓動市民搗亂、或謾罵、或辯駁、或潑水、或投擲污物石塊等。林天任牧師就曾對此有深刻的回憶:
每次工作都充滿了喜歡,但是神工作時,撒旦也工作。市民由好奇詫異之心轉變為搗蛋之心,開始有小孩拋石頭,後來成年人也來擾亂,或辯駁;有一次大亂中,石如雨下,只好收隊歸校,但是並非像敗兵一樣潰散,仍是手執大旗,拉着手風琴,排着整齊的隊伍。有千多個市民在後跟着,雖然沒有用爆竹,卻用石頭來送行;第二天報紙也登載了這個消息。但各人心中充滿感謝,因為能為上帝受苦一點。沒有人退縮,第二個星期繼續出發,感謝主,情勢平靜了許多,也無人受傷。[2]
雖然佈道團面對種種衝擊,但卻沒有因此而減低對傳福音的熱誠。不過,若神學院因社會壓力太大而需要停課,佈道團亦得稍為暫停。然而,學院一旦復課,那佈道團自然繼續實踐其宗旨使命。
中日戰爭爆發後,日軍大舉侵略中國大小城市。當日軍臨近廣西梧州的時候,建道神學院決定向西不斷遷移,部分學生跟隨學院這決定。在這非常時期,佈道團並沒有失去佈道精神,無論逃難到什麼城市或村落他們都隨走隨傳。一行人經過艱苦旅途後,1939年抵達復興村。復興村全村約有三百位藏族人,全是基督徒。建道聖經學院在這裏復課後,劉福羣牧師與神學生開始向鄰近的村莊進行探訪,而學生更與藏族基督徒組成福音隊到不同的村莊佈道。[3] 當日軍再度進迫後,他們離開復興村到靖西附近的村莊建立臨時校舍。佈道團如以往一樣,在周末到各處傳福音,傳教士也常與他們一起。他們選了墟鎮花塘作為見證對象,反應十分良好。[4] 每逢墟期,佈道團同學到市集向來自四面八方的村民佈道,村民反應多是熱烈的,所以他們往往不願意在指定的時間離開。[5] 然而,在日本侵華時期,在墟期佈道也有其危險性。在某次墟期的時候,一架日軍偵察機注意到有數百人聚集在鎮內買賣,之後日軍就在市場中心投下炸彈,空襲導致多人死傷。[6]
長洲復團實踐使命
1949年以後,中國大陸政權易手,大量難民踴到香港。在華的英美等西方人士應政治壓力也急速撤離,傳教士被逼離開宣教工場。當時劉福羣牧師抵港後決定在長洲復校,延續建道神學院的神學教育使命。1951年10月,學生佈道團亦正式恢復。[7] 數年間佈道團的主要結構為宣道部、祈禱部、音樂部、文字部、主日學部、圖書部、逐家部、生活部和事務部。[8] 後來更有水面部和醫院部等不同事工。其中約在1957至1959年間,佈道團開展了芝麻灣的監獄事工。自此,監獄事工成為佈道團的重要事工之一。當七十年代數以十萬計越南難民抵港,佈道團隨即開展難民事工,希望可以把福音帶給那些飄洋過海的越南難民。
佈道團早期另一重要事工是兒童工作。當時佈道團除了在長洲不同地方舉行兒童露天活動外,後來發展識字班,負責的建道學生充當老師教導長洲兒童的識字學習。因此,建道神學院早已被長洲居民所認識。每逢復活節或聖誕節,建道神學院都舉行佈道聚會,每每吸引眾多兒童參加。以聖誕節為例,1952年只有一百五十多位孩童參與,但到1956年短短數年間,竟增加至七百多人。[9] 到了1964年,參與兒童聖誕節佈道會人數更多達一千四百多人,當中不乏對基督教信仰有興趣的家長參加,故此要分在學院不同地點進行。[10]
除此之外,劉福羣牧師於1953年把一部錄音機帶回建道,讓佈道團可以參與馬尼拉廣播電台的音樂佈道。[11] 當1958年建成男生宿舍之時,學院同時預留一房間為錄音室。錄音室成立後,學生開始製作數種方言的福音節目向中國大陸作福音廣播。當時他們所製的節目分為粵語、國語、潮語、廈門語四種。每卷錄音帶有兩個不同的節目,包括主題目、介紹、詩歌、講道,整個節目時候約十五分鐘,而講員主要是學院的學生。佈道團除了為遠東福音廣播電台提供節目外,其餘的錄音會寄往美國美亞美福音電台。[12] 當然,長洲建道學生佈道團另一項重要的工作,是文字部於1960年出版《播種人》。《播種人》可算是佈道團的官方刊物,讀者已經遍佈全世界。它更成為「喚起校友工作的熱誠,幫助信徒屬靈生命的滋長」。
百年來學生佈道團發揮建道神學院的「開荒、吃苦、火熱」的精神。無論社會如何動盪不安,神學訓練如何繁重,皆無阻歷代佈道團學生對福音工作的重視,學效耶穌基督服侍貧苦大眾,幫助有需要的人,讓福音信仰傳遞給他們。這既是建道學生佈道團的歷史傳統,亦是當代的召命和使命。
註腳 [1] 李天任:〈建道學生佈道團創立憶述〉,《播種人》第十一期(1964年12月),頁22。 [2] 李天任、謝國英:〈建道神學院學生佈道團簡史〉,《播種人》第十期(1964年5月),頁29。 [3] 劉福羣:《十架與冠冕》(香港:宣道出版社,1979),頁96-99。 [4] 劉福羣:《十架與冠冕》,頁100~102、104。 [5] 朱秀蓮、邢福增編著:〈陳愛鄰:母院情繫三十載〉,《我們的薦書-建道神學院梧州期校友見證集》(香港:宣道出版社,1999),頁60。 [6] 劉福羣:《十架與冠冕》,頁104。 [7] 徐炳堅:〈學生佈道團概況〉,《建道神學院通訊》(1957年5月20日),頁15。 [8] 〈建道學生佈道團團務報告〉,《建道聖經學院學生佈道團期刊》(1954年7月),頁25。 [9] 徐炳堅:〈學生佈道團概況〉,頁15。 [10] 溫汕圓:〈主日學工作近況〉,《播種人》第12期(1965年5月),頁42。 [11] 〈建道學生佈道團團務報告〉,頁23。 [12] 郭尚熹:〈空中的戰場〉,《播種人》第12期(1965年5月),頁46。
原載於《建道通訊》179期,2015年4月,頁10-14。
作者簡介
陳智衡
神學研究部副教授
Latest Articles
「牧範」與「硬淨」! / 梁國強
2024 年 11 月 1 日
【代院長的話】神學教育的生命迴響 / 高銘謙
2024 年 10 月 1 日
【屬靈導引】屬靈導引—一門失落的藝術 / 董智敏
2024 年 10 月 1 日
Highlights
從梧州到長洲:建道神學院125年的挑戰與恩典 / 陳智衡
2023 年 10 月 1 日
微小教會的見證/高銘謙
2023 年 6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