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的話】栽培新一代的敬虔先鋒 / 蔡少琪

香港和香港教會面臨二戰之後最嚴峻的暗湧和焦慮

我們處於一個世界和香港都非常動盪的時代!無論是因疫情、經濟、撕裂、冷戰的風聲或香港政治新處境,許多人的內心都充滿不同的徬徨、憂心,甚至有些人更常常感到深層的失落、悲憤、痛心和絕望!漫長的疫情和充滿波折的抗疫措施讓許多業界的職工和教會的領袖疲於奔命,不斷應急,不斷應變!多勞少得!實在艱難!香港更面對自二戰後,對前景最迷惘的時期!雖然有些人仍不斷發表樂觀的言論,但許多人對前景憂心忡忡,痛心我們所熟悉、深愛和珍惜的香港似乎一去不返了!身邊有人反覆考量要否移民、要否設立離岸戶口等?對前景非常非常憂心的人,甚至擔心未來的香港會否失去某些言論自由和宗教自由!憂心的情緒佔領了香港!有學者以「三面不是人」的說法來形容當今教牧的艱難處境。無論我們如何清心地傳講神的信息,似乎都會得罪左中右的某些人。撕裂、看法懸殊和國安法的陰影下,讓許多教會裏從前的好友有艱難的張力;或者,保持距離,少見少談少接觸,成為無奈的出路!許多牧者和教會領袖感到「有口難言、有筆難寫、多講多錯、少講為妙」!許多基督徒不能、不便或不願在教會裏分享非常困擾自己的真實感──實在不想再引起紛爭了!不少人感到神的家有點冰冷,有點失見證,並對某些領袖有深層的失望!香港和香港教會面臨二戰之後最嚴峻的暗湧和焦慮!

先知不能逃避「無奈、悲情、羞辱和非議」的枷鎖

最近自己其中一個專注的默想,是默想被擄時代的人物,特別是但以理的處境。但以理是落在非常艱難時代的少年人,他一生脫不開「無奈、悲情、羞辱和非議」的時代枷鎖!但以理和其他三位少年人是南國被擄時代的第一批被擄精英!侵略猶大的敵國巴比倫將他們擄去,要他們在敵國的官場服侍!想起來都感到極度艱難!自己年幼時候讀但以理,留意的是他正面的見證,但當仔細代入和默想他實際的處境時,就很深感受到那份「無奈、悲情、羞辱和非議」的時代枷鎖。不是他們想去巴比倫,他們是被擄去的,他們沒有選擇!讀到第六章,想起老年的但以理,想起他的風骨,堅持一日三次向著耶路撒冷的方向禱告;但也想起他的悲情,從年幼到老,終其一生,但以理都不能再回到故鄉,這可能是他一生的痛和無奈!初到巴比倫,他們四人就被迫要用帶有外邦神明用語的名字,亞撒利雅被稱為亞伯尼歌(Abednego),意思是指他是偶像「尼波的僕人」(servant of Nebo);但以理被稱為伯提沙撒(Belteshazzar),意思應該是「彼勒(Bel)保護他的生命」(Bel protects his life)。不少學者看彼勒(Bel)是指巴比倫的守護神馬杜克(Marduk)。一生追求敬虔的但以理和他的朋友,取了帶有外邦偶像名字的名字,被人看為是偶像神明的僕人,這對他們來說,可算是一生的羞辱。此外,不少學者認為但以理四人可能被迫成為太監,若真是這樣,他們一生要帶著身體上的羞辱。最後,但以理四人成為巴比倫的高官!欣賞他們的人欣賞他們的智慧、忠心和敬虔,但當我們設身處地,我們會估計到,某些看重民族忠誠的異見同胞,必然對他們有許多風言風語;甚至有些同胞會看他們是賣國賊,是投奔敵國的民族罪人!默想到此,深深體會到先知但以理有不能逃脫的「無奈、悲情、羞辱和非議」枷鎖的心靈哀哭!

帶著時代的十字架,一生與神同工,成為被擄先鋒

當我教授使徒保羅的牧養生命時,我往往用「雙重性」的框架去形容基督徒和牧者的地上張力和雙重感受。保羅說:「榮耀、羞辱,惡名、美名;…似乎受責罰,卻是不至喪命的;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林後6:8-10)事奉主的人,當有更大事奉的機遇,當有更多人注目時,往往是榮辱並存。我們都需要帶著時代的枷鎖、自己的限制和敵人的攻擊所加給我們的十字架上路!就算是非常忠心和出色的僕人,往往也是美名和罵名並來的。但以理不能逃脫「無奈、悲情、羞辱和非議」的枷鎖,但這些枷鎖沒有攔阻他走一生敬虔的路、一生與神同行的路。並且,但以理為被擄時代的後來者樹立了在敵邦艱難求存環境下,堅持一生敬虔的榜樣。但以理(約公元前620-538年)與以西結(約公元前622-570年)是同代的人,但但以理比以西結更早被擄,約在公元前605年被擄,也應該是更早成名!以西結事奉的時代約在公元前593-573年。以西結書三次提及但以理(結 14:14,20; 28:3),稱他有義、有智慧!但以理和三位朋友可算是其後被擄時代,在敵國為官的敬虔猶太人的先鋒和榜樣【後代的有末底改(以斯帖的故事約發生在公元前478-472)和尼希米(事奉的時間約在公元前445-433年)】。但以理和三位朋友如何面對被擄的新時代是沒有前人可參照的!他們是開路先鋒!

帶著「無奈、悲情、羞辱和非議」的枷鎖,四個少年人立志敬虔,立志不玷污自己,他們經歷到神奇妙的保守!但以理書喜歡用「天上的神」來形容耶和華神,這也是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喜歡的表達,或者這是提醒離開故鄉的同胞,他們所敬拜的神不單在以色列地有大能力!耶和華神也在外邦國度裏是掌權的,因為祂是「天上的神」。當各國精英的智者都不能解釋那沒有說出來的夢時,神的憐憫臨到他;面對生死抉擇時,三位朋友堅持敬虔底線,絕不跪拜金像!當神讓但以理勸誡霸王尼布甲尼撒時,他勇敢提醒王要「以施行公義斷絕罪過,以憐憫窮人除掉罪孽」,並要「知道至高者在人的國中掌權」(但4:25, 27)。被稱為伯提沙撒(Belteshazzar)的但以理遇到邪惡的、幾乎同名的伯沙撒(Belshazzar)王時,直斥其非,宣告神的審判!但以理晚年時,無懼獅子坑的刑罰,換來大利烏王向世人宣布和見證,說:但以理的神是「永遠長存的活神,他的國永不敗壞;他的權柄永存無極!他護庇人,搭救人,在天上地下施行神蹟奇事,救了但以理脫離獅子的口。」(但6:26-27)但以理這四位少年人留下一生美好的見證,成為後代的激勵和榜樣,他們堪稱為「被擄時代的敬虔先鋒」!他們的生命實在讓人敬佩,讓人懷念!

神學教育是要在艱難時代,不斷栽培新一代的敬虔先鋒!

默想神學教育的使命,我們必須為神、為神的國度、為教會栽培敬虔的少年人,不單讓他們追求一生的敬虔奮鬥,並且能像但以理和三位朋友一樣,建立一生與神同行的敬虔團隊。但以理書的名句是:「智慧人必發光,如同天上的光;那使多人歸義的,必發光如星,直到永永遠遠。」(但12:3)在艱難和撕裂的時代,有些人選擇走上埋沒良心的路,但以理警告我們,說:「其中有得永生的,有受羞辱永遠被憎惡的。」(但12:2)基督徒的路永遠面對選擇:我們選上走向永生的窄路,或是,走上引到死亡的寬路?時代的艱辛不是我們想選擇的,也不是但以理想選擇的!但他們選上那上好的福分,就是自少年時就立志敬虔,立志與追求敬虔的人建立敬虔的團隊,一生在危機重重的難關中,不斷經歷和見證我們所事奉的神是又真又活的真神!

想起半世紀前的敬虔前輩王明道先生。自1955年到1980年,他經歷漫長的囚禁、迷失和辛酸,在他最灰心的時日,他形容自己從老虎變成病鼠!他曾考慮將妻子送回女家的杭州後,到西湖跳湖自殺。他將詩歌〈一切全奉獻〉改為「一切全完了,一切全完了,全軍覆沒,一敗塗地,一切全完了。」但二十多年後,他公開見證說:「神帶我們到深水中,不是要溺斃我們,乃是要洗淨我們。」「那天天預備死的人,反倒很光榮的活了許多年。」在艱難的時代何去何從都有爭議,合神心意的選擇不在乎在哪裏事奉神,而在乎我們是否選擇唯一的道路,就是敬虔的路,就是一生立志不玷污自己,一生與神同行,一生與真心敬畏主的人同行的路!王明道在50年代那個超級艱難的歲月時,曾講道說:「要作基督的僕人,必須準備為討神的喜悅,為向主盡忠,甘心忍受一切的攻擊、侮辱、反對、逼迫,不這樣,便會瞻前顧後,懼怕畏縮,當說的話不敢說,當講的道不敢講,當做的事不敢做,當主張的不敢主張,當反對的不敢反對,當見證的不敢見證。這種人決不能完成神所交託他們的使命,神的榮耀也不能藉著他們彰顯出來,他們站在基督面前的時候,也決不能被稱為良善忠心的僕人,因為他們未曾有過祂所有的人生,未曾走過祂所走的道路,未曾在祂所經歷的戰場上得過祂所得過的勝利!」願神保守祂的教會!願神保守祂的神學院!願神保守祂忠心的僕人!願神興起更多像但以理和三位朋友的敬虔少年人!願神大大使用他們,成為新一代的敬虔先鋒!

原載於《建道通訊》202期,2021年1月,頁2-5。

作者簡介

蔡少琪

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