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合尋道者的教會/張慕皚
華理克牧師三月中臨香江,講解「目標導向」教會的增長原則。在他所推介的完整教會增長摸式中,最引人入勝,也是值得閲讀的,莫過於「迎合尋道者」(Seeker-sensitive)原則,這原則在芝加哥附近的Willow Creek Community Church和華牧師的馬鞍峰教會都運用得很成功。使他們成為目前全美國增長得最快的教會,因而值得仔細的分析和小心的應用。
一.為尋道者而設的聚會,應盡量使未信者感到受歡迎,所用的詩歌和講道的用詞也必須令他們容易投入和明白。但為信徒安排的聚會卻不能以「迎合信徒」為主要的考慮,以免信徒變成教會的「消費者」,和完全以迎合和服務信徒的目標來設計聚會和事工。
二.迎合尋道者的教會主要的口號是「信息不變,但方法則可變」,這原則大體上沒有問題,不過方法也有合真理和違反真理的分別,例如某些邪教開性愛方法吸引人入教,不但信息錯誤,方法也不對。
三.在迎合尋道者的教會中,容易把迎合尋道者和迎合信徒混為一談,就如華理克指出,主耶穌自己對群眾的教導,也用很多吸引群眾的方法將真理傳開,但同時我們也必須指出,主耶穌往往也有專為門徒而設的教導聚會,就如高爾遜(Chuck Colson)在The Body一書指出,主耶穌對信徒的呼召是「捨己」而不是「尋找自我」,信徒參加教會,主要不是為了得着服務或屬靈的享受,這是近代過份強調迎合尋道者和會眾需要的教會所產生的問題。高爾遜大事抨擊這些教會的消費主義心態,導致信息被淡化,福音被扭曲,教會的權威被忽視。
四.華牧師指出,他以現代音樂迎合尋道者的需要,是教會人數增長的最主要因素。他還強調,詩歌有時比他的信息更具威動力,他的論點是:「沒有所謂基督教音樂,只有基督教歌詞。」這點可能是他的「信息不變,方法可變」所引出來的道理。但這點是大有商榷餘地的論調。近代傳理學大師麥理行(Marshall McLuhan)有力地指出,媒介就是信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因此不但信息的「內容」影響人,信息的「形式」同樣影響人,不但表達「什麼」是重要的,「如何」表達同樣也是重要的。音樂的形式和格調本身就是一種信息。如果電視熒幕上呈現一位衣着妖惹性感,用邪淫放蕩的姿態,以富有誘惑力的煽情聲調宣讀神的話語,我們可以接受嗎?雖然信息依聖經的字句沒有改變,信息必定大受影響。高爾遜在他的新作How Now Shall We Live中,把流行文化和流行音樂對教會的禍害一針見血地道出。就算對他的論點不能苟同的信徒,也不應對他的論點掉以輕心。
今日教會的問題不是「傳流行音樂或現代音樂,那樣適合教會」,而是「什麼是教會可用的現代音樂」。
五.後現代文化以感性取代理性,強調迎合群眾喜好的消費主義。Gene Edward Veith, Jr在Postmodern Time指出,強調迎合尋道者的教會往往不是回答尋道者:「我應作什麼才可以得救?」而是嘗試回答:「我應作什麼才可以快樂?」這種福音策略,雖帶來了「大型教會」(Megachurch),但同時也帶來了近代西方福音派中的「大轉型神學」(Megashift theology),受眾不喜歡地獄和罪的道理,教會便把這些道理修改了。後現代人不喜歡具深度、費思考的信息,崇拜便當成了重感性和滿足屬靈享樂的輕鬆節目。
今日的福音派教會不應為求迎合後現代文化而重蹈現代神學派為迎合現代文化而犧牲真理的覆轍。「現代神學」隨着後現代主義的出現而淘汰,這是今日福音派教會所應留意的。
在此必須強調,這篇文章的論點並非嘗試否定「迎合尋道者」的教會原則,而是在有限的篇幅中指出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原載於《宣訊》4期,2000年4月,頁2。
[本文獲基督教宣道會香港區聯會授權轉載]
作者簡介
張慕皚
前院長
Latest Articles
「牧範」與「硬淨」! / 梁國強
2024 年 11 月 1 日
【代院長的話】神學教育的生命迴響 / 高銘謙
2024 年 10 月 1 日
【屬靈導引】屬靈導引—一門失落的藝術 / 董智敏
2024 年 10 月 1 日
Highlights
從梧州到長洲:建道神學院125年的挑戰與恩典 / 陳智衡
2023 年 10 月 1 日
微小教會的見證/高銘謙
2023 年 6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