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師分享】回歸母校,裝備前進/何嘉敏

今年秋季,從加國來港,於母校建道神學院出任聖樂系講師,負責教學、 關顧同學、指揮學院詩班及手鈴組等工作。

另類的死亡威脅/馮耀榮

「凡使這信我的一個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沉在深海裡。」(太十八6)真令人驚訝,耶穌竟教訓門徒,假若犯錯絆倒人,倒不如尋死自斷。不但放棄生命,耶穌更進一步提議犯錯的人自殘身體,將犯錯的手腳及眼目除掉(太十八8-9)。為何耶穌有這麼反常極端的想法?…

沙田堂的終斷與延續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原屬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協會第六區會,1938-1939年間,因著國內不少難民為逃避戰火而南遷至香港新界各地,故此廣東協會在救濟事工的其中一個工作目標,就是拓展第六區會在香港新界之福音事工,並在其他區會調派多位男女傳道到香港協助。…

【院長的話】勉強下的成就 / 梁家麟

事奉是個被選擇過於選擇 ,無關於個人的豪情壯志、夢想野心, 而是被揀選為僕役 ,失去自主權,另方面卻又強調甘心:我們可以抉擇看待事奉的態度, 化被動為主動 ,化命定為召命……

A Reflection On Wolfhart Pannenberg’s Change Of Focus In Christology(潘能伯格基督論重點轉移之批判性評估)/郭鴻標

本篇論文乃對潘能伯格基督論發展的批判性評估。比較1964年出版的《耶穌:神而人者》及1992出版的《系統神學卷二》,潘能伯格將基督論的重點由從下而上的盡路轉變為從下而上與從上而下兩種進路的整合。…

神學教育的邊緣化──二、三十年代中國神學教育的困擾/梁家麟

本文旨在探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神學教育跟主流分離以後,對神學教育和中國教會所產生的影響,並描述神學教育在抗日戰爭爆發前的一些變化,討論時限定為1927至1937年。…

比較伊斯蘭與更正教的社會參與因素與教導──香港個案/黃玉明

本文比較伊斯蘭與更正教的社會參與因素與教導。研究顯示香港更正教的社會參與較多的主要因素如下……

【院長的話】信息與群體 / 梁家麟院長

神學教育是領袖教育,我們為教會培育領袖,首先是傳道同工,其次是信徒領袖。

【老師專欄】基督徒需要「釋放禱告」? / 廖炳堂

魔鬼的工作是要間接試探攻擊人,例如用惡念干擾信徒的思想。

實現研究「夢」——中國伊斯蘭研究室的成立 / 黃玉明

中國伊斯蘭研究室於2007年2月3日正式成立。

[電子書]中華本色:近代中國教會史論/李金強、湯紹源、梁家麟

本書收錄了研討會會議論文十八篇,從「通論」、「人物」、「教會」、「團體」、「教理」五個層面去為中國教會的「本色化」作出回顧與前瞻。…

【院長的話】神學院對教會的貢獻 — 訓練全職工人 / 梁家麟

神學院最主要的責任是為教會提供全職傳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