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角度看教牧形象與角色/梁家麟

本文旨在探討中國近代基督教史上華人牧者的形象和角色。本文分三部分來處理這個課題,包括華人牧者的自我形象,他們在信徒中的形象,以及在社會大眾眼中的職業形象等。…

回應梁家麟從歷史角度看教牧形象與角色/楊慶球

作者認為梁博士在文中從歷史探察牧者的形象,無論從社會,從信徒眼中及教牧自己,這形象都是極之低劣的。這有來自中國文化的因素,有來自西方傳教士的。…

[電子書]華人傳道與奮興佈道家/梁家麟

這本文集收錄了三篇文章,分別討論中國近代基督教會兩種重要的組成分子:華人奮興家與堂會傳道。除傳教士外,他們便是推動基督教在中國發展的主要腳色,並且更是華人教會的代表性人物。…

The State of Spiritual Ascent of Bishop Aguustine/Kiven S. Choy

The meditation on "memory" is the experience, the witness, the confession, the praise, the teaching and the prayer of Bishop Augustine for his congregation.

The State of Spiritual Ascent of Bishop Aguustine/Kiven S. Choy

The meditation on "memory" is the experience, the witness, the confession, the praise, the teaching and the prayer of Bishop Augustine for his congregation.

《屬靈人》與倪柝聲的三元人論——兼論賓路易師母對他的影響/梁家麟

本文旨在研究倪柝聲的重要作品《屬靈人》,並從而探討他的三元人論。

陳崇桂與共產主義——思想史的解釋/邢福增

陳崇桂是二十世紀中國教會的著名領袖,在神學教育、文字工作及巡迴佈道方面,都對華人教會有深遠的影響。不過,中共建國後,由於他對新政權的認同,並積極參與三自革新運動,在國內外均引起廣泛的爭議。本文從思想史的進路入手,旨在探討陳氏在本世紀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初間,對共產主義的態度。筆者特別強調,要充分解釋陳崇桂思想的轉變,我們不能忽視其思想傳統與時代處境間的互動反應

[電子書]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農村教會/梁家麟

本書研究有關當代中國農村教會諸現象,包括其創生的歷史緣起、社會和文化的因素、政教關係、與三自會的關係、目前的危機及未來的展望等。梁家麟博士依據實證史觀的處理方法,詳細解釋了農村教會蓬勃增長的因由,並檢視中共在宗教政策上的調整,最後就農村教會作為中國教會主流的現象,探討基督教在中國未來的角色和挑戰,讓讀者對農村教會有深入而平衡的認識。…

書心國是:「理想與現實」間的家國情懷/邢福增

空談理想總是容易的,若是要在「傳統中求變」,立時就感到盤根錯節的重重掣肘。因著工作的關係,本書作者接觸中國及中國教會的機會增加了,驚覺理想與現實間的嚴重差距。只是他拒絕簡單二分的思維模式,更多從現實的處境中思考,持平地探索將來的路向及評估種種變革的可能。收在文集裡的大部分文章,正好成為這種思考的具體注腳。…

溫州基督教史/莫法有

本書以基督教自十四至二十世紀中在溫州地區傳播的歷史為線索,從中、西文化比較的角度,研究溫州基督教的盛衰繼輟,剖析基督教跟中國傳統文化、現代文化以及世俗政制的關係。透過回顧溫州基督教的歷史沿革,進一步認識基督教與中國文化傳統之衝突及融合,以總結宣教史上的經驗與教訓。…

華人宣道會百年史/梁家麟

本書重構宣道會在華人中的工作自一八八九年起,至今的百年歷史。最初只在中國各省設點,但神巧妙安排,一九四九年後,宣道會竟可以先後在香港、台灣、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中南美洲及歐洲各地建立教會,至今已遍布五大洲,立足於十多個國家。…

踏入二十一世紀香港牧職事奉的神學觀/彭振華

本文所關心之課題單從香港的處境(地)、就兩個世紀交接點間政治架構的轉變(時)、三十年來香港政府隱隱未盡責任而引發人口結構轉變之催化,社會的改變(人),與香港敎牧就目前所面對的處境而作的討論並提出一些實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