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廖炳堂博士(中心總監)、陳智衡博士(副總監)、倪步曉博士(副主任)

二零二三年是「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慶祝成立三十年週年的大日子,我們特別在今年12月4日舉辦了「三十周年誌慶」的跨科際的學術研討會,本中心廖炳堂博士、陳智衡博士和 倪步曉博士聯同建道老師共八位,分別從「聖經研究」、「神學倫理」、「教 會歷史」和「靈修學」四個範疇,一同 探討大會主題:「困境與抉擇」。臺上臺下討論氣氛熱烈,實體和網上出席人 數四百多人。

回顧過去,前任院長張慕瞪博士面 對香港一九九七年回歸的處境需要,在 一九九三年二月成立了「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藉著推行多項研究項 目、相關課程及研討會,既為建道神學教育注入「中國文化」元素,也鋭意開拓華人神學教育的「中國視野」。2019 年起,「研究中心」強化了支援建道各 老師研究工作的角色,將「研究中心」 的研究範疇,擴展至神學研究不同的領域:包括「聖經研究」、「神學研究」 和「實踐神學研究」等等,鼓勵跨科際研究和對話,務求將整全的神學研究和 中國及本土處境因素整合。

教學方面,我們開設了「中國文化 研究」的主修,也恆常開辦包括中國基 督教歷史、香港基督教史、基督教與中國文化、中國本色化神學和中國宗教等科目;我們也藉著晚間課程和公開聚會將有關知識普及化,希望能夠推動本地教會強化歷史意識,也更多認識中國社會及教會的變化。

「研究中心」設立多個研究項目, 過往成果多見於出版方面。我們已經出版的書籍包括:「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叢書」、「史料叢刊」、「文化集刊」、 「文化評論」、「香港教會研究系列」 和「基督教與中國文化論文集刊」等等。 首先,中國研究方面包括【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農村教會】、【中國祭祖問題】、【基督教宣道會華中教區的宗教 傳播及其身份建構的探析】、【本土經驗: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在中國的相遇】、 【超前與墮後:本土釋經與神學研究】、 【華人宣道會百年史】、【荒原仄徑: 1949年前來華傳教士的穆宣足跡】等等。

其次,香港研究方面的出版包括:【太陽旗下的十架:香港日治時期基督 教會史(1941-1945)】、【華人女教牧今貌:香港、台灣、北美三地統計研 究】、【Yes,WE Can ! 2017-21 香港 青年宣教培育研究】等等。

最後,神學研究的出版包括:【戰 鬥或共融一當代神學家的教會論】、【聖靈與教會:福音信仰和五旬宗的對話】、【他者的存有:潘霍華的教會一 倫理觀】、【靈修神學:理論與實踐】、【同•不同:同性議題的信仰省思】、【聖 經詮釋的意義和實踐】、【基督信仰: 連結與整合】、【信服神的福音:羅馬書靈修之旅】、【投入整個生命來詮釋】 及【在變幻時代中的信仰反思】等等。

日常運作方面,研究中心設立了「中國文化文獻資料室」及「香港教會 資料室」,支援相關項目的持續研究:前者主要搜集各類型有關中國社會、中國教會史及當代中國教會的資料,後者主要搜集香港各宗派及基督教機構的相關資料,包括年報、紀念特刊、通訊刊 物等。此外,研究中心會配合學院不同部門舉辦學術研討會、講座和聚會,亦協助各學系的老師從事跨科際的研究, 為他們的研究注入本色化的元素,包括聖經研究、神學、宣教與教牧實踐等領域。

「研究中心」鑑於神學培訓方面中 文研究資源仍然相當缺乏,近年積極籌辦了一個網絡學術資料庫,命名為「建道信仰資源庫」網站(https://resources. abs.edu/),現時已在試行運作的階段。「資源庫」旨在免費服務神學研究同工、 教牧及信徒,善用建道神學院各位老師 教研活動的資源及成果,強化各層次的 神學培訓工作。

「資源庫」的資料可分為影片、聲 音、統計報吿和文字刊物等類別,內容 欄目則包括不同的聖經及神學專題、時 代回應、人物故事、統計研究等資料, 網站設有一個強力的搜尋功能,方便使 用者更容易找到「資源庫」中各項資料。 「資源庫」至今已有近40本本院出版的 書籍、各期建道學刊、教牧期刊、量性 調查研究報吿、各老師的文章、講座聚  會的錄像等等,大部份都可供免費查閲 及下載。為慶祝2024年建道神學院125 週年的院慶,「建道信仰資源庫」將於 2024年10月正式推出,希望眾教會牧 者和信徒密切留意及使用,也歡迎意見 回饋及鼓勵。

展望前路,我們會繼續努力鼓勵及提昇本院老師學術研究水平和出版,主要方向可以概括為四方面:1)團隊化:包括強化義務研究員的參與;2)教會化:加強學者和教會之間的互動和互信;3) 立體化:加強理論和實踐神學之間的聯繫互動;4)在地化:加強回應教會的需要。

我們的祈禱是:希望「研究中心」未來有更多成果,更好服務於華人教會 及各界成就上帝的心意。

原載於《建道通訊》214期,2024年1月,頁27-29。

作者簡介

廖炳堂

副院長(學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