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衝突:以斯拉列的視角/吳劍麗

西方的中國伊斯蘭教研究者,早期以傳教士為主,他們出於對中國穆宣的關懷而從事研究。直至戰後,參與相關研究的則大多為專業學者,更多採取社會學、人類學等方法,探討中國穆斯林群體的社會和文化,以斯拉列(Raphael Israeli, 1935-)是其中具代表性的學者。

以斯拉列生在摩洛哥費茲(Fez),十四歲移居以色列,在希伯來大學攻讀阿拉伯語及歷史,後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獲東亞史碩士、中國及伊斯蘭史博士;在希伯來大學任教多年,現任該校杜魯門促進和平研究所(The Harry S. Truma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the Advancement of Peace)研究員及耶路撒冷公共事務中心(Jerusalem Center for Public Affairs)研究員。以斯拉列的獨特背景,造就他成為一位在語言、歷史、宗教與文化領域皆游刃有餘的學者;其豐碩的研究成果,涵蓋當代中東政教關係、中東與東亞地區的伊斯蘭研究,及中國研究等。

他對近現代中國穆斯林的研究貢獻良多,在此僅介紹兩本重要著作。第一本Muslims in China: a Study of Cultural Confrontation(London: Curzon Press; Atlantic Highlands[N.J.]: Humanities Press, 1980)是以漢語歷史文獻為基礎,採用社會學及人類學的研究方法,從「文化衝突」的角度探討穆斯林在中國的處境。漢族與回族向來是主體與少數派的主客關係,兩者互動衍生出兩個文化轉變的階段:第一階段是「不安的共存」(uneasy coexistence),第二階段是「衝突與叛亂」(confrontation and rebellion)。這個框架頗能説明回漢在中國的互動關係:歷史因素使然,中國穆斯林長期在外在的同化壓力及內在的社群內聚力之間遊走,至清代,當內外張力失衡,回漢對立白熱化,終爆發連串回族反清暴亂。這理論成為日後中國伊斯蘭及穆斯林硏究的典型。

以斯拉列在另一本著作:Islam in China: Religion, Ethnicity, Culture and Politics(Lanham, Md.: Lexington Books, 2002),結集了多年來的研究成果,全面剖析中國穆斯林對自我身分的識別與認同、與主體民族文化的不安共存、門宦派別所呈現的獨特性和多樣性,及清代以後的回族叛亂等問題。此外,他也關懷基督教在華穆宣簡史、新中國時期中國穆斯林的處境,以至教內的宗教復興浪潮等當代課題,展示了一幅涵蓋中國伊斯蘭歷史、文化、社會、政治整體面貌的圖畫。

以斯拉列的研究涉獵範圍甚廣,中國伊斯蘭僅為其中一部分,其影響卻十分深遠。在族群和文化的視角下,原來中國穆斯林長久以來都是在主體以外求存的一群;面對裡外的張力、時局的變遷,不同地域時空下的穆斯林作出了不同的回應:從被同化、共存、抗衡,到訴諸衝突叛變。以斯拉列的研究提醒我們,不可抽空社會文化因素,否則將永遠無法理解穆斯林群體的真實處境,以及穆宣要面對的巨大挑戰。

原載於《宣訊》220期,2018年4月,頁3。

[基督教宣道會香港區聯會授權轉載]

作者簡介

吳劍麗

前兼任助理教授